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相关政策精神,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与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深入学习政策,把握发展机遇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涵盖了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统一、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以及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等多个方面。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于招商工作而言,这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丰富的项目资源以及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政策文件,深刻理解其内涵与要求,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从中寻找招商工作的新机遇。
在统一大市场背景下,产业转移和升级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一些产业可能会从成本较高的地区向成本较低、资源更丰富的地区转移,以寻求更优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密切关注这些产业动态,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商策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本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统一大市场建设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我们要敏锐捕捉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加大对相关项目的引进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完善招商工作体系,凝聚强大合力
树立全区招商 “一盘棋” 的理念至关重要。在统一大市场的框架下,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招商工作不能再各自为政,而应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实现开放招商与全省战略的同频共振。各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 “管行业就要管产业、管产业就要管招商” 的职责,积极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协调服务保障。各开发区、镇、街道作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主平台、主引擎,要强化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招商活动。各区属国有企业和重点企业也要利用自身的行业产业优势,坚持 “以企招商”“以商招商”,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带动,吸引更多的项目落地。
通过构建全区 “1+3+16+N” 的招商体系,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内外协同、上下联动的强大招商合力。“1” 代表一个统一的招商领导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全区的招商工作;“3” 可以理解为三个主要的招商平台,如开发区、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等,它们是承载项目的重要载体;“16” 表示 16 个镇、街道,充分发挥基层的招商积极性和主动性;“N” 则涵盖了众多的企业、商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他们能够为招商工作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资源。各方应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动招商工作的顺利开展。
聚焦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
招商引资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我们要牢固树立 “围绕产业抓招商,建好项目育产业” 的理念,以产业链招商为重点,推动产业的延链、补链、扩链、强链。
围绕有色金属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化工等主导产业,我们要深入分析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找准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对于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如果在深加工环节存在不足,我们就应重点引进相关的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如果在关键零部件配套方面存在短板,我们就应积极引进能够生产关键零部件的企业,完善产业链配套。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动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快未来产业的布局。人工智能、低空产业、人形机器人、生命健康、氢能等未来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我们要依托现有科研机构、创新平台、龙头企业,积极引育场景应用与科技创新等新质生产力项目。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吸引相关领域的科研团队和项目落地;也可以举办未来产业发展论坛,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展示本地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关注和投资。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提升产业发展层级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大力发展直播经济、赛事经济、首发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积极引育一批知名酒店、特色餐饮、非遗美食、高端商贸等项目。同时,主动对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头部企业,打造高端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可以通过举办直播带货大赛、国际赛事等活动,吸引相关企业和人才集聚;也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现代物流企业在本地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拨中心,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方法
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招商引资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要精准把握政策指向,注重资源整合、效率提升与 “内力” 比拼。
以企招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本地龙头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要依托它们的强大吸引力,推动配套项目的落地。同时,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形成 “二次招商” 的良好效应。可以通过建立企业招商奖励机制,对成功引进配套项目或实现增资扩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科技招商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大力推广 “企业 + 科技 + 产业” 的创新模式,积极共建产学研基地,全力招引重大科技项目。可以通过设立科技招商专项资金,对引进的重大科技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也可以为科研团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保障,吸引他们在本地开展科研工作。
利用示范区重要节庆和 “济源企业家日” 等活动,广泛 “请进来” 各方宾朋,是扩大招商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精心策划组织这些活动,展示本地的投资环境、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不断扩大 “朋友圈”,增强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可以通过举办投资推介会、项目对接会等活动,为企业和投资者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项目的签约落地。
健全服务机制,提升招商质效
项目引进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让项目落得下、发展好。因此,我们要健全服务机制,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优化招商政策是吸引项目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印发出台《济源示范区推动开放招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及时发布 “济源投资机会清单”,完善招商项目谋划库、项目储备库、项目签约库、项目开工库等信息。通过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供应优惠、财政补贴等,吸引更多的项目前来投资。同时,要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解读,让企业充分了解政策内容,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利用率。
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见效的评价权重,新增入库、升规、实际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评价内容,能够实现对招商引资项目全流程、全周期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的项目,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进展缓慢、存在问题的项目,要加强督促和指导,确保项目能够按时落地、顺利推进。
强化要素支撑是项目落地的关键保障。我们要大力推行 “标准地” 供应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全力保障项目 “拿地即开工”。同时,要严格环评准入,坚决严禁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守护绿色发展底线。在土地供应方面,要提前做好土地规划和储备,确保项目用地的及时供应;在标准化厂房建设方面,要根据不同产业的需求,建设符合标准的厂房,为企业提供便捷的入驻条件。
提升服务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化 “高效办成一件事” 改革,积极推广营商环境 “码上服务” 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感受到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通过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企业办事 “最多跑一次”;也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网上办事、在线审批等功能,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透明度。
招商引资工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背景下,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举措,全力以赴做好招商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以项目之 “进” 夯实发展之 “基”,为实现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斌 香港招商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