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第七届楚商大会首场活动举行 京津冀楚商产业招商推介会成果丰硕

商务新闻网北京讯 5月8日上午,作为 2025 年第七届楚商大会首场活动,京津冀楚商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湖北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政府驻京办、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等单位主办,北京湖北企业商会等单位承办。

2025 年第七届楚商大会首场活动举行 京津冀楚商产业招商推介会成果丰硕

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汪鸿雁出席并讲话。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庄光明出席并致辞。北京湖北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刘天文、杨四知、陈军等商会领导,以及多位商会企业家代表应邀参会。

领导致辞:为楚商发展指明方向

汪鸿雁在讲话中,代表全国工商联向广大楚商致以诚挚问候,并对推介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今年 2 月 17 日,党中央高规格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 的坚定决心,为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动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汪鸿雁希望广大楚商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坚定发展信心,弘扬企业家精神,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积极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实现突破;完善企业制度,提高资源配置与风险管控能力;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民生改善,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中国式现代化促进者。

庄光明在致辞中,代表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向全国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致谢。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 “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的新使命,为楚商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庄光明希望楚商坚定信心,抓住湖北 “支点建设” 机遇期,应对挑战实现更大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与服务;将乡情转化为投资动力,推动产业、资本、项目、总部和人才回归湖北。

楚商代表发言:积极响应回乡投资号召

北京湖北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刘天文作为京津冀楚商代表发言。他指出,湖北区位优越、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营商环境良好,发展前景广阔。无论是出于乡情,还是商业考量,投资湖北都是极具战略眼光的选择。刘天文表示,商会将积极响应 “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 号召,整合自身资源,以 “产业回归、资本回流、人才回聚” 为抓手,带动更多京津冀楚商关注、投资湖北,共同助力湖北打造中部崛起的强劲引擎。

推介签约:多领域项目落地 助力湖北发展

推介会上,湖北省经信厅详细介绍了湖北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情况,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湖北文旅发展进行了全面推介。黄石、十堰、鄂州、潜江等地有关负责人分别就当地招商引资项目作了精彩推介,展示了各地的产业优势与投资机遇。

现场签约环节成果丰硕,来自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的企业,与黄石、十堰、鄂州、潜江等地相关政府部门成功签约 28 个项目,协议金额达 258.96 亿元。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将为湖北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众多企业家表示,在湖北省委省政府 “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 的号召下,他们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积极投身湖北建设,将乡情转化为投资行动,推动各项资源回归,助力湖北发展。

企业家故事:与湖北携手奋进 共创辉煌

加码产业布局,深耕荆楚沃土

北京湖北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天文感慨道:“无论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还是基于商业战略考量,投资湖北都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刘天文是京山人,本科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后赴美深造,从麻省理工学院硕士毕业后,在北京创立软通动力。如今,这家企业已成长为中国领先的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早在 2012 年,软通动力便开始布局湖北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武汉为核心,宜昌、襄阳、荆门为辅助的 “一主三副” 区域发展格局。公司在湖北设立了软件与技术服务业务全国总部、软通智服全国总部、集团技术研究院(全国总院)等 9 家分、子公司。刘天文介绍,依托湖北优越的区位优势与优质的营商环境,企业发展迅猛。目前,软通动力在湖北拥有员工 6600 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近 10 万人就业,为湖北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去年,软通动力再度加码投资湖北,在武汉光谷中心投资建设重要产业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全面封顶,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我们将持续加大在鄂投资,把更多业务布局湖北,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投资,共享湖北发展机遇。” 刘天文表示。

追投黄石,抢占新能源固态电池新赛道

推介会上,楚商企业家游志明与黄石市经开区政府签约,投资 10 亿元建设高端纳米锆基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规划建设 8 条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 1000 吨高端纳米锆基新材料,实现年营收 1.8 亿元、税收 800 万元。

游志明是黄冈人,自高考考入上海高校后,便在上海学习工作多年。尽管在上海生活的时间比在黄冈还长,但他毅然放弃高薪,回到湖北与哥哥共同创办拓柏仕新材料公司。企业从武汉迁至黄石后,凭借成本控制、良好营商环境及要素配置等优势,每年保持 40% 至 50% 的高速增长。2024 年 6 月,公司抢抓新能源固态电池发展机遇,启动新项目,成功开发锂镧锆氧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该材料具有耐高温、稳定性强、导电性好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项目签约后,厂房建设迅速启动,预计年底投产。“高端纳米锆基新材料项目,属于人才、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武汉的研发人才与黄石的生产人才优势互补,能有力推动项目快速落地见效。” 游志明介绍,目前项目正处于中试阶段,通过优化制备工艺,产品成本大幅降低、性能显著提升,已吸引 6 家国内主要新能源电池和储能设备企业洽谈合作,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返乡投资文旅,助力家乡蝶变

田星星是地道的潜江人。他与父亲在河北打拼 30 余年,创办的哈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文旅夜游演艺的声光电领域颇具影响力,成为行业佼佼者。“近年来,潜江小龙虾产业火爆,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 每次回乡,田星星都能感受到家乡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从中嗅到商机。此次,他与潜江市政府签约,计划投资 2.1 亿元建设潜江文旅度假酒店。该项目致力于打造集休闲、娱乐、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度假目的地,深度融合潜江特色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填补市场空白,进一步提升潜江文旅产业竞争力。田星星表示:“希望通过项目建设,为家乡旅游发展添砖加瓦,让更多游客领略潜江的魅力。”

此次京津冀楚商产业招商推介会的成功举办,为楚商回乡投资搭建了重要平台,促进了湖北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对接与合作,将有力推动湖北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注入强大动力。(彬彬)

本文為商務新聞網原創文章。 發佈者: zhaoyan, 轉載請注明出處。
(0)
zhaoyan的头像zhaoyan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