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新闻网香港讯 7月16日,第 35 届香港书展于今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拉开帷幕。本届书展以 “饮食文化・未来生活” 为主题,将持续七天。同时举办的还有第 7 届运动消闲博览以及第 4 届零食世界,三大展览共同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一场丰富多彩的夏日盛会。

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马时亨在开幕酒会上致辞时表示,香港书展历经 35 年发展,已成为助力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重要活动,是亚洲首屈一指的文化盛事,肩负着推广阅读及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使命。
书展首日人气爆棚,书商预期乐观
上午 10 点,书展正式开场,数百名书迷迫不及待地涌入会场,争相选购心仪书籍。下午时分,会展外多个出入口仍排起长队,需工作人员及警员协助疏导人流。有书商表示,首日客流量较去年增多,期望今年营业额能有一成增长。
书展首日,不少参展书商摊位前都聚集了大量读者。本地人文类书籍销量可观,读者更倾向于关注与生活相关的书籍及名人著作。例如,天地图书摊位的蔡澜著作吸引了众多粉丝,读者周先生购买了蔡澜生前最后一本著作《活过》,他表示欣赏蔡澜的洒脱人生态度,买书以作纪念。
中华书局行政人事部市场拓展部总监文丽玲对今年书展销情持乐观态度。她提到,去年书展有近百万人入场,而香港书展凭借其独特魅力,能吸引不同国籍和文化背景的读者,首日便可见不少海外及内地游客前来观展,这是香港作为国际中心的优势所在。
文化活动丰富,带动阅读风气
书展期间,一系列文化活动和讲座陆续举行,众多名作家和嘉宾分享了对香港书展的体会。昨晚,贸发局前主席兼总裁苏泽光在《不说不可能──从广州街童到机场主席》讲座中,讲述了多段职场故事。他盛赞香港书展是一个奇迹,不仅是卖书的平台,更带动了全香港的阅读风气,期望书展能持续举办百年。
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张淑芬在讲座中回顾了书展的起源,她表示,因七八月是暑假,且欧洲放假,商人较少来港,故当时的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苏泽光提议举办与消费相关的展览,为学生提供看书、买书和休闲的好去处。
在第五屆 “香港出版雙年獎” 頒獎禮上,“出版大奖” 得主 Pen So 建议,香港书展可参考波隆那儿童书展,设置编辑与新作者面谈环节,以促进本地与海外出版社的合作。
饮食主题吸睛,文创产品受热捧
围绕 “饮食文化・未来生活” 主题,书展场内场外举办了超 620 项文化活动,邀请多位饮食文学相关的重量级作家与书迷交流。联合新零售展位的养生知识和饮食文化书籍深受中年读者喜爱,而年轻人则更多聚集在语言学习和小说漫画区域。该公司商品采购与营运部总监刘美儿介绍,今年主推与香港饮食相关的 “散步学” 书籍,内容科普了香港餐牌术语、冰室文化等,颇受游客欢迎。同时,英文书也是主打产品,首日不少外籍人士入场,让她对今年销情充满信心。
文创产品区域同样热闹非凡,以港式点心、城市风采为灵感设计的文具、小夜灯等备受追捧。来自深圳的温小姐花费近 400 港元购买了散文集和文创产品,她表示这些产品设计有趣,充满香港特色。
书展不仅是本地书迷的盛会,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来自广州的许先生一家特意为书展调整行程,希望带孩子见识香港书展的丰富藏书,寻找内地不易买到的英语书籍及香港文化历史相关读物。
内地展区精彩呈现,彰显文化魅力
今年,40 多家内地出版单位组成参展团,携近 2 万册精品图书亮相书展。内地展区面积达 540 平方米,以 “文明之脉・出版之光” 为设计主题,四川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纹样与活字印刷字盘相互映衬,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展区内,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及相关学习读物的繁體版、簡體版、英文版立体陈列,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到《之江新语》等,传递着坚定的道路自信与天下情怀。《复兴文库》《儒藏》等重大出版工程成果,以及 “五个一工程” 奖、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图书集中展示,彰显了中国出版的深厚底蕴与卓越品质。
此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专区,通过《靠山》等作品带读者重温历史。饮食文化展区和原创漫画展区也各具特色,前者以书籍解码饮食哲学,后者以热门 IP 展现数字时代出版活力,加之川剧变脸、长嘴壶茶艺等现场演绎,为香港读者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烟火气的文化盛宴。
香港书展历经 35 届,已成为香港市民的年度盛事,也是汇聚阅读、运动、消闲与美食元素的重要平台,吸引着各地热爱阅读之人共赴书香之约,探索知识与未来。(陈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