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券扩容:大湾区 “健康共同体” 建设的关键一步​

商务新闻网讯 近日,香港卫生署与内地 12 间医疗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将 “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 扩展至 19 间机构。这一数字的跃升,不仅是试点规模的扩大,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从 “硬联通” 迈向 “软衔接” 的生动体现,标志着大湾区 “健康共同体” 建设迈出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医疗券扩容:大湾区 “健康共同体” 建设的关键一步​

“就医便利” 联结起的民生纽带,承载着两地合作的深厚情谊与对长者需求的关切。自 2019 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开启长者医疗券试点以来,这一计划不断探索前行。每新增一间试点机构,都意味着两地在医疗养老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香港长者多元化养老需求的积极响应。香港医疗资源长期紧张,公立医院排队时间漫长,私营医疗费用高昂,而内地医疗机构纳入医疗券试点,为香港长者提供了新的就医选择。他们凭借熟悉的医疗券,能在深圳、广州等地优质医院便捷就医,无需担忧语言和手续问题,极大降低了跨境就医门槛。医疗券扩容的溢出效应,更打开了大湾区协同养老的新想象。香港独居长者众多,而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机构空间宽敞,交通网络的完善让 “跨境养老” 从无奈变为主动选择。香港长者以同样预算,既能享受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又能依托跨境医疗网络获得优质服务,这种 “空间置换” 为香港应对老龄化社会提供了创新思路。​

从大湾区整体发展来看,此次医疗券试点扩围是医疗资源协同配置的重要举措。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资源丰富却分布不均,香港在医疗精细化管理和科技应用上有优势,内地城市则胜在医疗资源规模和地域覆盖。通过长者医疗券试点扩围,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与优势互补。香港长者在内地就医,带来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促使内地医疗机构提升服务品质、创新模式,推动大湾区医疗服务整体升级,加速医疗一体化进程。香港与内地的制度差异,在应对老龄化挑战中反而成为创新的土壤。香港国际化医疗标准与内地规模优势、数字技术相结合,将 “两制” 特色转化为互补资源,探索出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径。​

此次 “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 的扩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在民生领域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它不仅切实解决了香港长者的就医养老难题,更为大湾区在制度创新、资源协同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期待未来,大湾区能以此为契机,在更多领域深化合作,推动 “健康共同体” 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为区域发展和民生福祉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彬彬)

本文為商務新聞網原創文章。 發佈者: zhaoyan, 轉載請注明出處。
(0)
zhaoyan的头像zhaoyan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