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潞党参:太行深处的千年药韵与产业新篇

陵川潞党参:太行深处的千年药韵与产业新篇

商务新闻网推荐 晋城陵川潞党参,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注册号:第25806794号),是太行山生态馈赠的中医药瑰宝,承载着千年药文化底蕴与现代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道地品质 独树一帜

陵川潞党参属桔梗科党参干燥根,以”狮子盘头、五花芯”的独特形态著称——根头部呈球状突起,断面纹理如绽放的五瓣花朵,且质地紧实、气味清香、甘甜无渣。在中药材领域,”八百里太行,五花芯党参独此一家””一棵五花芯,强如十斤参”的美誉,彰显其不可替代的道地性。

千年传承 史脉悠长

党参之名源于清代《本草从新》”原产上党,根形如参”的记载,陵川县因秦属上党郡、唐隶潞州,得名”潞党参”。清光绪八年(1882)《陵川县志》中,县令李志撰写的《种参说》详细记载地块选择、栽培采收、加工销售全流程,是我国最早的党参规范化种植文献,为野生驯化与仿野生栽培奠定理论基础,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

天赐沃土 生态赋能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地处南太行之巅,平均海拔1300米,90%耕地为山坡梯田,土壤富含有机质。年均气温7.9℃、夏季均温22℃,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160天无霜期与826毫米降水量,形成潞党参生长的黄金气候带。县域内521种中药材共生,作为省级”一县一业”中药材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潞党参多糖等活性成分积累创造天然条件。

产业振兴 富民强县

自上世纪60年代起,陵川党参种植技术全国推广,1963年国家林业部专文推广林药间作模式。计划经济时期,陵川即为潞党参主产区,产品远销东南亚。1999年开启产业化发展新篇,当前已形成”规模扩张、延链强链、业态融合”发展格局,在中部和东部7个高海拔乡镇种植1.17万亩,年产量超1000吨,占潞党参产区总产量1/3,年产值突破1.2亿元,带动3500余农户增收。2025年4月,陵川潞党参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初步认定,标志着这一千年道地药材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豆豆)

本文為商務新聞網原創文章。 發佈者: zhaoyan, 轉載請注明出處。
(0)
zhaoyan的头像zhaoyan
上一篇 2025-04-21 14:08
下一篇 2025-04-22 08: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