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方启动无人机巡逻先导计划 构建智能化立体防控体系

商务新闻网香港5月21日讯 香港警方5月23日正式启动为期3个月的“小型无人机行动调配先导计划”,率先于边界警区及西九龙总区开展无人机巡逻作业,并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将覆盖范围扩展至山顶及长洲警区,最终实现全警区常态化应用,着力打造智能化“天网”治安防控体系。

香港警方启动无人机巡逻先导计划 构建智能化立体防控体系

科技赋能警务:差异化部署提升防控效能

在本次先导计划中,警方采取差异化部署策略。边界警区将启用自动化无人机库系统执行24小时边境巡防任务。据大型活动科重点及搜查组总督察罗海明介绍,传统人工边境巡逻单次需耗时约1小时,而无人机巡逻可将时间大幅压缩至15 – 20分钟,效率提升超70%。系统配备热成像、夜视镜等专业设备,显著增强复杂环境下对跨境犯罪的侦察能力。

针对西九龙总区人口建筑密集的特点,则采用小型手动操控无人机,在指定区域60米以上空域开展反罪恶巡逻。警员可通过实时影像监控盗窃高发区域、追踪嫌疑人动向,并即时调整地面警力部署,形成“空地协同”作战模式。此外,无人机均搭载热成像及夜视功能,有效提升夜间治安防控灵活性。

安全与隐私并重:全流程规范化管理

警方强调,所有无人机均配备避障系统及应急降落伞装置,飞行前需经警司级人员审批飞行路线、高度及起降点,且操作人员均通过民航处认证培训(目前约700名警员具备操控资质)。机身统一喷涂警察标识并加装红蓝闪灯,确保公众可清晰识别。

在隐私保护方面,警方明确无人机巡逻仅限公共区域,不涉及私人空间,且不搭载人脸识别功能,仅在侦测到犯罪行为时启动录像取证。相关影像资料将严格遵循香港私隐专员公署规范进行存储与处理。为保障公众知情权,警方将通过媒体公告、社交平台推送、社区通告及悬挂2米×0.8米警示横幅等多元渠道,广泛告知巡逻安排。

长远规划:迈向全域覆盖与智能升级

目前,香港警队已部署10个无人机库用于边境防控,西九龙警区配备约20部不同型号无人机。警方表示,将通过先导计划积累数据优化作业流程,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山顶及长洲警区推广应用,并逐步实现全警区覆盖。

未来,警方拟引入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对无人机监控画面进行实时处理,包括异物识别、人流车流统计及异常行为预警等功能,进一步提升犯罪预判与资源调配能力。警方强调,无人机巡逻将与传统警力形成互补,通过“科技 + 人力”双轮驱动,构建更高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

与香港毗邻的深圳,已组建涵盖巡逻、侦查、救援等八大领域的专业无人机警队。2023年7月,深汕公安利用无人机成功搜救两名海上遇险垂钓者,充分展现无人机在现代警务中的关键作用。香港警方此次先导计划,不仅是对智慧城市警务模式的探索,也将为大湾区警务科技协同发展提供新实践样本。(彬彬)

本文為商務新聞網原創文章。 發佈者: zhaoyan, 轉載請注明出處。
(0)
zhaoyan的头像zhaoyan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