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新闻网8月3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推行的人才入境计划成效显著。截至今年 6 月,各项计划累计接收申请 50 万份,获批 33 万宗,已有 22 万名人才及家属赴港,远超 3 年引入 10.5 万人的目标。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3 日在电台节目中明确,来港人才主要聚焦金融及创科产业,为两大核心领域注入新动能。

经济增长超预期 下半年动力持续
特区政府统计处预先估计数据显示,受强劲出口及本地需求改善拉动,香港第二季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 3.1%,高于市场预期的 2.8%,实现连续十个季度增长。陈茂波解释,4 月出口增长部分源于企业为应对美国关税政策提前出货,虽预计第三季增幅或收窄,但整体增长趋势将延续。
下半年,香港将依托多项盛事吸引旅客,叠加美国或于 9 月启动的减息周期,有望利好资产市场及营商环境。不过,陈茂波亦提示风险:美国减息进度受通胀制约或偏缓,关税战不确定性仍存,特区政府暂维持全年 2%-3% 的经济增长预测。同时,需警惕资金快速流动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及外溢效应,香港作为国家南大门,将与内地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应对金融波动。
企业集聚效应凸显 香港成双向枢纽
数据显示,目前来港重点企业中,约三分之二来自内地,剩余三分之一中半数源自欧美。陈茂波强调,香港凭借国际认可的专业水平、丰富的国际人才储备,成为内地企业 “出海” 的重要平台 —— 既便于对接欧洲、中东、东南亚市场,也为国际企业进入大湾区及全国市场提供跳板。这一定位与投资推广署此前 “内地企业出海窗口” 的评价高度契合。
金融市场信心回升 竞争力建设多维推进
近期香港营商环境报告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新股集资(IPO)额按年激增 6 倍,恒生指数表现显著向好。陈茂波指出,这反映国际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信心,去年 9 月底中央推出系列金融支持措施后,欧美资金持续涌入,印证 “唱衰香港” 的论调不攻自破。他强调,投资者最终关注回报率,香港市场的投资价值已通过实际数据得到验证。
在提升竞争力方面,陈茂波表示,特区政府将持续巩固优势产业以扩大税基,同时培育新产业、加强人才培训。针对地缘风险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香港将密切监控金融市场波动,防范资金快速流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并深化与内地的风险联防机制。
双向开放优势强化 内外循环枢纽地位稳固
陈茂波特别提到,内地企业 “出海” 潮中,香港的平台价值愈发凸显:其专业资质获欧洲、中东、东南亚广泛认可,可整合国际人才资源;同时,国际企业以香港为基地,可高效进入大湾区并辐射全国。目前,来港重点企业的结构分布(内地占比 67%,欧美占比 17%),正印证了香港作为 “内外双循环” 枢纽的独特地位。
未来,香港将继续依托 “一国两制” 优势,在巩固金融、贸易等传统强项的基础上,通过人才培育、产业升级及风险防控,持续提升全球竞争力。(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