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新闻网9月17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17 日上午举行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详细介绍 “十四五” 期间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披露的多组核心数据显示,央企在资产规模、科技创新、产业布局、绿色转型等关键领域均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 “压舱石”。

经营 “家底” 持续增厚:资产超 90 万亿 四年缴税破 10 万亿
“十四五” 以来,中央企业经营质效稳步提升,核心财务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数据显示,央企资产总额从 “十四五” 初期的不足 70 万亿元跃升至当前的 90 万亿元以上,利润总额从 1.9 万亿元增长至 2.6 万亿元,两项指标年均增速分别达 7.3%、8.3%,彰显强劲发展韧性。
在服务国家财政与民生保障方面,央企贡献突出。“十四五” 期间,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超 10 万亿元,同时完成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 1.2 万亿元,切实发挥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有效投资精准发力:四年固投 19 万亿 专项债助力 “两重”“两新”
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主力军,央企投资规模与带动效应持续释放。2021 至 2024 年,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9 万亿元,年均增速 6.3%;自 2023 年四季度起,央企以市场化方式发行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拟发行总规模达 5000 亿元,重点投向 “两重”(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与 “两新”(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项目,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创新攻坚突破:三年研发超万亿 攻克一批 “卡脖子” 技术
“十四五” 期间,央企创新投入强度与成果转化效率双提升。研发经费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元,投入强度从 2.6% 提升至 2.8%;通过布局 97 个原创技术策源地、组建 23 个创新联合体,央企全面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领域集中攻克一批 “卡脖子” 关键核心技术。
重大科技成果方面,嫦娥六号探月工程、“奋斗者” 号万米深潜、“深地一号” 超深油气勘探等 “大国重器” 捷报频传;C919 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持续擦亮 “中国制造” 名片,九三阅兵中亮相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进一步提振民族自信自强底气。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投资 8.6 万亿 营收突破 11 万亿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央企布局力度与发展成效显著。“十四五” 以来,央企围绕 9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与 6 个未来产业系统化布局,累计投资达 8.6 万亿元,较 “十三五” 时期大幅提升,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速度显著加快。
2024 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营业收入突破 11 万亿元,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 8 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 5 个领域收入均超万亿元。在关键领域,央企新能源累计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一半,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国超 20%,新动能新优势加速塑造。
此外,央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已设立总规模近千亿元的创投基金,形成产融结合新模式;“AI+” 专项行动落地 800 余个应用场景,一批通用大模型、行业模型加速应用,有效赋能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万元产值能耗、碳排放双降超 12%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央企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数据显示,“十四五” 以来,中央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 12.8%、13.9%,同时打造智能工厂 1854 个,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央企发展的鲜明特征。(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