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新闻网深圳讯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 “文博会”)于5月22日上午 10 时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作为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局之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5 周年的重要文化盛事,本届展会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主办,广电总局轮值主办,深圳市政府承办,将持续至 5 月 26 日。

展会规模与核心亮点
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全市各区同步设立 52 个分会场,形成 “主会场 + 分会场” 联动格局。展会聚焦 “文化科技融合” 主线,以人工智能技术重塑会展场景,重点强化博览交易功能,全面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数据显示,展会共展出超 12 万件文化产品,涵盖创意设计、数字文化、非遗传承等多元领域;现场集中展示 4000 余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搭建全链条产业对接平台。
战略定位与创新实践
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本届文博会紧扣时代主题,突出三大特色:
- 科技赋能文化:设立人工智能文化应用专区,集中展示 AI 绘画、数字人演艺、元宇宙文化空间等前沿成果,推动科技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 国际化升级:吸引 3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机构参展,举办 “一带一路” 文化贸易论坛,推动中华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 市场化导向:引入专业投资机构评审机制,推出 “文化产业创新投资榜”,促进优质项目与资本精准对接。
展会机制与社会价值
展会期间将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等高端活动,发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5)》等权威成果。据主办方介绍,文博会自创办以来已累计吸引超 2 万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交易额突破 3.5 万亿元,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风向标” 和 “加速器”。本届展会将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提供实践样本。(赵彦)
背景链接: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自 2004 年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国家级展会,被誉为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本届展会以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驱动发展” 为主题,集中展示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和产业发展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