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新闻网讯 5月22日下午,在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的监管放行下,一辆满载着 6.7 吨虎皮兰、榕树等货物的国际公路运输(TIR)车辆,缓缓从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南区)驶出。该车将一路西行,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最终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一标志性事件,宣告广州市首条 TIR 国际公路运输通道正式开通,作为航空、铁路、海运之外的第四类国际物流通道,其将有力推动 “广货广出”,助力广东深度融入共建 “一带一路” 大格局。

TIR,即《国际公路运输公约》,中国于 2016 年 7 月正式加入该公约。TIR 系统是基于联合国公约构建的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 ,具有众多显著优势。其通关手续简便,运输周转速度快,且机动灵活,能够实现 “门对门” 运输,性价比颇高。目前,全球已有 70 多个缔约国(方),范围基本覆盖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
负责此次 TIR 货物运输的广东凌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勇介绍:“本次运输全程冷链,行程约 6000 公里,预计耗时 94 个小时。以往采用其他运输方式,运输过程中货物往往需多次搬动或二次装卸,像绿植、易碎品这类货物,极易出现破损。而 TIR 运输的独特之处在于,可实现全程不换车、不换装、不卸货,这种‘门对门’的运输模式,能让运输成本最多节省约 38% 。”
为保障广州首条 TIR 国际公路运输通道顺利开通,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积极作为,加强与出境地海关的协同配合。在前期,提前对接企业需求,选派业务专家为企业开展政策解读培训;运输过程中,全程跟进指导企业规范申报,确保 TIR 货物快速通关。
广州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曾琦表示,海关后续将深入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持续聚焦企业诉求,进一步优化监管服务,积极探索让更多贸易方式、更多种类商品应用 TIR 运输模式开展国际贸易,全力畅通、拓展更多国际物流新通道 ,为广东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赵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