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港澳顾问张芷萦表示,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构之际,香港《2025 年营商环境报告》展现了这座城市在 “一国两制” 宪制秩序下的独特魅力。报告所呈现的法治确定性、开放包容性与联通战略性,共同构筑起香港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张芷萦
制度韧性:法治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普通法体系下,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彰显了全球对 “东方普通法堡垒” 的认可。尽管西方不乏质疑,2025 年驻港境外母公司仍突破 1.1 万家,中东资本增速连续三年超 25%,体现国际资本对香港法治环境的信任。
自由市场的 “制度红利” 显著,16.5% 的企业利得税率与资金自由流动,使香港成为 “零摩擦市场”。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香港外商直接投资逆势增长 12%,印证 “自由港” 基因的稀缺价值。
战略位势:国家赋能的超级接口
作为 “双循环” 核心节点,“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在港区域总部数量五年翻番,香港为内地企业承建的沿线基建项目提供 85% 离岸融资服务。这是自由港政策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叠加的结果,使香港成为 “国内规则出海、国际标准引进” 的转换器。
在大湾区创新链中,河套深港科技园吸引 32 家国际顶尖实验室入驻,香港高校与大湾区企业共建产学研项目年增 40%。跨境科研资金流通、知识产权互认等机制,破解了 “一国两制” 下创新要素流动难题。
进化动能:在变革中重定义竞争力
香港的人才战略成效显著,高才通等计划升级为全球菁英生态系统,22 万人才中 35% 投身创科领域,带动人工智能与绿色金融专利申请量跃居亚洲第二,实现从税率洼地向创新高原的跃迁。
在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虚拟资产牌照体系吸引贝莱德等巨头设立亚太 Web3 总部,特区政府绿色债券发行量占亚洲市场 35%,以监管创新抢占下一代经济制高点。
制度优势的价值辐射
渝港合作是典型案例,港澳资本占重庆外资 70%,两江新区科技企业通过香港离岸债券市场融资成本较内地低 1.8 个百分点。国家质检基地引入香港检测认证标准实现出口免检,体现 “香港标准” 对内地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张芷萦认为,香港的价值远超经济指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将香港竞争力评为全球前三,实质是对 “一国两制” 这一现代治理方案的肯定。在逆全球化浪潮中,香港既是跨国资本的避风港,也是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市场的规则对话平台。
展望未来,香港将以制度之 “稳” 应对世界之 “变”,以宪制之 “特” 升华发展之 “质”,在人类制度文明星图中留下独特印记。
商务新闻网 张芷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