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 “生命线”,是推动产业升级、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一把手招商” 已成为县域突破招商瓶颈、抢占发展先机的重要策略。其核心价值在于以 “头雁” 的引领力、推动力与公信力,打破招商壁垒、凝聚招商合力,最终激发 “群雁齐飞” 的协同效应,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把手招商” 是破解招商难题的 “破局钥匙”
县域招商往往面临资源有限、品牌影响力弱、产业链配套不足等先天短板,加之各地招商政策趋同,单纯依靠部门推进易陷入 “招引难、落地慢、留不住” 的困境。
而 “一把手” 作为县域发展的 “领航者”,其亲自挂帅招商,本质是用最高决策层级的势能,破解招商中的 “中梗阻” 问题。
一方面,“一把手” 能统筹县域核心资源,实现 “资源跟着项目走”。相较于部门层面的 “单打独斗”,“一把手” 可直接调度土地、资金、政策等关键要素,针对重点项目的需求制定 “一企一策”,避免因部门协调不畅导致的资源分散、效率低下。例如,某县域在引进新能源项目时,县委书记亲自对接,仅用 15 天就完成了土地指标调剂、环评审批等流程,较常规周期缩短 60%,让项目快速落地。
另一方面,“一把手” 能直面招商 “硬骨头”,扫清合作障碍。在与企业洽谈中,涉及税收优惠、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链协同等重大事项,部门层面往往缺乏决策权,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而 “一把手” 的参与,可直接拍板关键问题,减少沟通层级、降低合作成本。正如不少企业家所言:“与县域‘一把手’对接,能最快摸清当地发展诚意与合作底线,让我们对投资更有信心。”
“一把手招商” 是凝聚招商合力的 “聚能磁石”
招商引资不是某个部门的 “独角戏”,而是需要发改、工信、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多部门协同的 “大合唱”。
现实中,部分县域存在 “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的现象,部门间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导致招商效率大打折扣。“一把手招商” 的核心作用,就是以 “头雁” 的权威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将分散的 “手指” 攥成 “拳头”。
其一,“一把手” 亲自部署,明确招商 “路线图” 与 “责任状”。通过召开全县招商工作会议、成立招商专班、制定招商考核办法等方式,将招商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形成 “县委书记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协同推进” 的工作格局。例如,某县域明确 “每月招商调度会、每季度项目观摩会” 制度,县委书记亲自点评各部门工作,对推进不力的单位现场约谈,倒逼各部门主动作为。
其二,“一把手” 亲自督办,打通服务 “最后一公里”。项目引进后,落地、建设、投产环节仍需持续跟踪服务。“一把手” 通过定期调研、现场办公等方式,紧盯项目进展,协调解决水电气讯配套、用工用地等实际问题,避免 “重引进、轻服务” 的现象。某县域推行 “一把手包联重点项目” 制度,县长每月至少两次深入项目现场,推动解决了 23 个项目的建设难题,项目投产率较往年提升 40%。
这种 “头雁引领” 下,各部门从 “被动配合” 转向 “主动服务”,形成 “全员抓招商、全力促发展” 的浓厚氛围,真正激活了 “群雁效应”。
“一把手招商” 是提升县域信誉的 “金字招牌”
对企业而言,投资县域不仅看重资源与政策,更看重当地政府的执行力与公信力。“一把手” 作为县域的 “形象代言人”,其亲自参与招商,传递的是县域对发展的重视、对合作的诚意,这种 “最高层级的承诺”,是任何部门都无法替代的 “信誉背书”。
一方面,“一把手” 招商能增强企业投资信心。企业在选择投资地时,最担心的是 “政策多变、承诺不兑现”。而 “一把手” 亲自洽谈、签订合作协议,意味着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有了 “最高保障”,能有效打消企业的顾虑。例如,某县域在引进电子信息企业时,县委书记承诺 “三年内完成园区配套升级”,并将承诺写入合作协议,企业最终果断投资 5 亿元,带动了 3 家配套企业入驻。
另一方面,“一把手” 招商能提升县域品牌影响力。在各类招商推介会、企业家峰会等场合,县域 “一把手” 亲自推介,能凭借其个人公信力与话语权,让更多企业了解县域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打响县域招商品牌。某贫困县县长通过参加长三角招商推介会,亲自讲述县域的农产品资源与投资机遇,吸引了 8 家食品加工企业签约,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把手招商” 的本质:不是 “越俎代庖”,而是 “以上率下”
强调 “一把手招商”,并非意味着 “一把手” 要包揽所有招商事务,而是要发挥 “头雁” 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县形成 “人人关心招商、人人参与招商” 的生动局面。
一方面,“一把手” 要当好 “指挥员”,而非 “运动员”。通过制定招商规划、优化营商环境、搭建招商平台,为招商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一把手” 要当好 “宣传员”,而非 “谈判员”。通过对外推介县域优势、传递发展理念,吸引更多企业关注,同时鼓励干部主动走出去招商,培养专业招商队伍。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 “领导干部要带头干”,县域 “一把手” 的招商行动,本质是 “以上率下” 的担当,是 “带头抓发展” 的决心。这种决心会转化为干部的行动力、企业的信任感、群众的支持度,最终形成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 的招商新格局。
编语
当前,县域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招商引资的竞争愈发激烈。“一把手招商” 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推动县域发展的必然选择。唯有 “一把手” 扛起招商第一责任,以 “头雁效应” 激发 “群雁效应”,才能破解招商难题、凝聚招商合力、提升招商实效,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商务新闻网 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