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新闻网5月12日讯 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山西省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2025 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通过 38 条有力举措,全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朝着专业化与价值链高端迈进,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为全省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生产性服务业迈向专业化高端化
在现代物流领域,山西省将持续发力太原、大同、临汾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通过实施晋鲁骨干流通走廊建设工程,打造绿色氢能专线,进一步提升晋鲁省际间大宗商品的大规模流通效率。为加快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的转型,《计划》支持煤炭、焦炭、钢铁等行业企业常态化开行快运班列,推动省内铁路班列客车化运行,为民生保障物资提供次日达的仓配一体化服务。同时,助力省级重点专业镇开通特色产品快运班列,并加快铁路专用线向园区、厂矿的延伸。在公路运输方面,优化收费公路政策,针对货运车辆实施分路段、车型、时段、方向的差异化收费。此外,山西省还计划打造 5 条公铁海联运精品线路,开辟东出和南下出海的新通道。航空运输上,充分发挥太原机场区域航空枢纽功能,持续打造国内重点城市航班 “公交化” 快线品牌,今年全省机场航线将新增 16 条。
现代金融服务方面,山西省将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全面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小支农的担保费率将稳定保持在 1% 以内。农业保险领域,持续推进 “扩面、提标、增品” 工作,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同时,做好 “惠商保” 项目运营,强化对个体工商户的兜底保障,并持续推进巨灾保险试点。在民生保障业务上,稳步推动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以及商保年金等业务的发展。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支持其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发行公司债券、ABS、公募 REITs 等。
科技服务领域,山西省将强化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等战略科技力量的引领作用,增强创新体系的一体化与协同化能力。优化省级创新平台布局,新建两家省实验室,并加速工程制造、生物农学、医药健康等领域省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同时,新建 10 家省中试基地、5 家技术转移机构和 5 家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服务业企业。探索在省内头部科研院所建立知识产权 “一对一” 服务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专业服务与重大课题、重点项目协同攻关,培育高价值专利。
信息服务层面,鼓励有条件的市布局建设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园。围绕中部城市群与重点工业园区,进一步提升 5G 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并适度超前部署 5G – A 网络,加速其建设升级。2025 年,全省计划新建 5G 基站 6000 个。
生活性服务业走向品质化多样化
高端商务服务方面,鼓励本土会展企业举办主题突出、影响力大的自办展,带动会展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支持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等展会做大做强,塑造山西省会展品牌。引导人力资源企业向科创型、专精特新企业以及省重点企业靠拢,推动服务内容和业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商贸服务领域,山西省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并开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组织一系列促进服务消费的活动。通过 “晋菜晋味” 突破提升行动,打造并推广晋菜特色品牌。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推动 “老字号” 企业守正创新,打造国潮品牌,激发精品消费潜力。培育城市多层级消费中心,加快步行街、重点商圈以及大型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推进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建设。
通航服务方面,大力支持太原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清徐通航产业园建设,助力大同深化通航示范市建设。积极发展低空经济,合理布局短途客运、低空旅游等通航消费服务活动,高质量常态化举办太原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同时,积极推动通用航空在农林植保、人工影响天气、地理测绘、应急救援、医疗救护、低空运输、环境监测、空中巡查等多领域的应用。
文体娱乐服务领域,山西省将持续打造 3 个热点门户城市,实施县域 A 级旅游景区 “破零” 行动,实现全省 A 级旅游景区全覆盖。不断丰富 “文旅 +” 业态,深化文旅康养集聚区建设,开发低空旅游、工业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持续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实现重点旅游景区票务预约、电子地图、智能导览、电子讲解、在线预订等功能全覆盖。并持续开展 “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 等活动。
养老服务方面,继续新建或改造 50 个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提高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面。新建或改造 50 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解决农村特困老人集中供养和社会老年人养老问题。同时,新建 100 个老年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托育服务将重点推进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托幼一体化等多种发展模式,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房地产业方面,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督促指导市县政府出让区位优、环境美的优质地块,支持引导实力强、信誉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 “好房子” 样板,满足群众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家政服务领域,支持数字家政建设,推广应用 “三晋云家政”,鼓励品牌家政企业向员工制转型。开展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培训,提升家政从业人员职业技能。
多举措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
在推动非营利性服务业稳定发展方面,山西省将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镇低收入劳动者工资水平,规范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加快数字技术与交通、文旅、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融合,拓展示范场景,打造示范项目。推进算力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在煤炭、电力等行业打造算力典型产品。同时,推动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农资经营流通网络,加快惠农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建设。此外,积极申创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申建中国(山西)自贸试验区。鼓励开展全货机国际货运航线,增加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培育 “班列 + 跨境电商”“班列 + 邮件” 等新业态。
服务业主体培育方面,实施服务业中小企业梯度培育,遴选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服务业领军企业。持续实施年度新增纳统服务业调查单位一次性 10 万元奖励政策,由省、市财政按 5∶5 比例共同负担。
山西省政府要求,各市、各部门要强化服务业形势研判分析,加强重点行业运行监测,细化工作推进举措,明确任务完成时限,做好典型经验、亮点做法总结,强化工作联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助力山西省服务业在 2025 年实现质的飞跃和量的增长。(赵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