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部署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核心要点】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024年1-9月国家级经开区工业总产值、进出口额双增长,已成经济发展核心引擎

专家解读:深化改革需聚焦制度创新、要素保障与产业升级,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

国务院部署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举措,强调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会议提出,要通过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进一步激发国家级经开区活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

国家级经开区成稳增长“压舱石”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国家级经开区在稳增长、促开放中成效显著。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1至9月,全国232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2万亿元(同比增长6.3%),进出口总额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4.4万亿元、进口2.9万亿元,持续发挥经济增长“引擎”作用。

专家:改革创新需聚焦三大维度
制度型开放引领改革突破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指出,国家级经开区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规模效应与品牌优势,深化改革需强化内部竞争机制,盘活资源要素。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强调,需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制度型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聚焦企业获得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要素保障与系统集成并重

针对会议提出的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要求,张晓涛建议,改革需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协同,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重点解决部分地区服务效能不足等问题,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的改革合力。

产业升级与全球链位提升

周密表示,国家级经开区需在传统制造业优势基础上,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要素供给,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通过政策赋能推动前沿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实现从“产业集聚”到“创新引领”的能级跃升。

下一步改革路径明确

会议明确,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将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导向破解企业堵点,同时通过专项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将进一步巩固国家级经开区作为稳外资稳外贸主阵地、产业升级主力军的地位,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彬彬)

本文為商務新聞網原創文章。 發佈者: zhaoyan, 轉載請注明出處。
(0)
zhaoyan的头像zhaoyan
上一篇 5天前
下一篇 5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