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远东建设:智改数转激活新质生产力 引领建筑产业升级

商务新闻网山西讯 在智能制造浪潮席卷产业变革的当下,太原远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创新为笔、以科技为墨,书写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新篇章。5 月 12 日,走进该企业生产车间,机械轰鸣与智能化设备的有序运转交织成现代工业生产的奋进乐章,工人与智能产线协同作业,组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在数字化系统调度下高效推进,展现出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化转型的蓬勃活力。

太原远东建设:智改数转激活新质生产力 引领建筑产业升级

“新投产的 PC 叠合板全自动化流水线成为企业发展新引擎。” 据企业生产负责人吉连彪介绍,自 2024 年 8 月斥资 1300 余万元引入国内先进叠合板生产线后,企业产能与市场竞争力实现双跃升。目前,企业已斩获省儿童医院二期工程、山大附中项目,以及保利、万科、万达等知名企业超 4000 立方米、总金额达 8000 余万元的叠合板订单。这条智能化产线不仅契合国家装配式建筑占比超 30% 的政策导向,更以技术革新突破传统建筑材料局限。相较传统现场浇筑,其生产的叠合板混凝土用量提升 1.3 倍、钢筋用量增加 2 倍,建筑强度显著增强,可使房屋使用寿命延长 1.5 倍,兼具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绿色环保等多重优势,成为建筑市场的 “抢手货”。

太原远东建设:智改数转激活新质生产力 引领建筑产业升级

智能中控系统是这条生产线的 “智慧心脏”。通过大屏幕实时监控全流程生产数据,系统可智能规划最优排产方案,精准调控叠合板养护环节的温湿度与时长。与之配套的立体式多仓位养护窑,拥有 8 列 13 层共 104 个仓位,通过自动化抓钩堆垛机实现智能存取,较传统养护模式节省空间超 60%,能源消耗降低 30%,产品质量稳定性提升至 99.8%。在钢筋加工区,桁架机生产线与智能弯箍机、切断机组成自动化加工矩阵,替代人工测量与经验化操作,使钢筋加工精度误差控制在 ±2 毫米内,产能提升 200%,同时将机械伤害风险降低 85%。

太原远东建设更以技术突破填补区域产业空白,成为太原市首家具备生产 40 米梯形桥梁能力的企业。依托标准化车间与蒸汽养护系统,企业克服传统桥梁现场施工环境复杂、养护周期长等难题,将单片桥梁生产周期从 28 天压缩至 7 天,为长治上党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园高架桥项目一期供应 581 片桥梁构件,二期 180 余片订单也在稳步推进。此外,企业生产的护坡生态框、市政管涵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河道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凭借 “全流程质量管控 + 定制化解决方案” 收获市场高度认可。

太原远东建设:智改数转激活新质生产力 引领建筑产业升级

“智能化转型不仅重塑了生产模式,更构建起企业与员工共赢的新生态。” 公司负责人张志东指出,引入智能设备后,生产效率提升 40%、人力成本降低 35%,员工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转而专注设备运维与质量管控,人均薪酬增长 25%。未来,太原远东建设将持续深化 “数实融合” 战略,计划投入 5000 万元建设数字孪生工厂,推动 BIM 技术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以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激活新质生产力,为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 “远东样板”。(杨润德 王惠林)

本文為商務新聞網原創文章。 發佈者: zhaoyan, 轉載請注明出處。
(0)
zhaoyan的头像zhaoyan
上一篇 2025-05-10 13:06
下一篇 5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