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新闻网北京5月12日讯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重点聚焦两大关键领域:听取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汇报,并研究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

图为湖北自贸区光谷新能源大厦。 (湖北日报记者 梅涛摄)
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与关键试验田,承载着对外开放制度创新以及产业集聚、深化改革创新的重任,此次会议为其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彰显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专章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紧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对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系统规划,为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遵循。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是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具体举措。”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表示,此次会议极具针对性与前瞻性。会议部署的因地制宜扩大改革任务授权等举措,将极大激发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活力,促使其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大胆探索,形成更多具有突破性、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能为自贸试验区自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还能为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我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占据更有利地位。同时,会议提出各自贸试验区可依据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优化调整区域布局范围,这一举措切中要害,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试验任务诉求与区域布局范围不匹配的问题,助力成熟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提升能级,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集聚、辐射带动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与经济发展大局。
会议还强调,要深入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赵福军指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是重要的高水平开放平台。
此次会议相关部署精准发力,注重挖掘国家级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潜力,将其作为试验田,从助企纾困、要素保障等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举措。
通过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着力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堵点卡点问题,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强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制定配套支持政策,为国家级经开区营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家级经开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引领作用。(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