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新闻网讯 7月30 日,香港立法會舉行第 20 次前廳交流會,以 “優化人才計劃” 及 “推廣‘留學香港’品牌” 為核心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率領相關官員出席,並在會後披露香港人才引進的階段性成果與未來規劃,顯示特區政府在全球人才競爭中的主動作為。

人才計劃成效顯著 靶向吸引頂尖力量
陳國基介紹,截至今年 6 月,香港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累計收到 50 萬份申請,其中 33 萬宗已獲批,22 萬名人才及其家人已順利來港,這一數字已大幅超過政府原定 3 年引入 10.5 萬名人才的目標。面對全球人才爭奪戰的激烈態勢,特區政府正轉向 “主動出擊”—— 計劃針對創科領域頂尖及領軍人才推出個人化便利政策,並不公開邀請細節及擬引進人才名單,以保障招募工作順利推進。
此前原訂於今年上半年實施的 “優才入境計劃” 主動邀請機制,已推遲至下半年啟動。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曾強調,這類 “極高端人才” 往往不會主動申請,需以 “禮賢下士” 的姿態提供量身定制的方案,而非常規政策。
與此同時,針對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的檢討工作正在推進。該計劃過去三年已批准 334 位創科領域申請人來港,未來將進一步簡化申請流程、放寬簽證條件及工作限制,旨在吸引更多海外科技人才投身本地研發。
構建教育樞紐 夯實人才培育根基
為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施政報告 2024》明確提出在北部都會區預留至少 80 公頃用地,建設 “北都大學教育城”。陳國基透露,該項目的概念發展綱要計劃於明年上半年公布,將鼓勵本地院校與海內外知名學府開展靈活合作,拓展品牌課程與研究項目,從而吸引更多國際學術及研究人才。
此外,特區政府正通過 “拆牆鬆綁” 措施增加學生宿舍供應,為 “留學香港” 品牌建設提供硬件支撐,最終為香港 “八大中心” 建設及科技創新輸送穩定人才資源。
分組聚焦精准施策 筑牢高端人才高地
本次前廳交流會以事務委員會為單位分組討論:人力事務委員會側重於優化人才計劃與服務體系,強調吸納重點創科人才以構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教育事務委員會則圍繞建設國際教育樞紐展開研討,旨在通過 “留學香港” 品牌升級,為香港長遠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一系列舉措顯示,香港正通過 “引進 + 培育” 雙輪驅動,在全球人才競爭中持續強化自身優勢,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