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加速创新突围 多维度动能破解外贸增长密码

商务新闻网8月27日电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当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25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 “服贸会”)将于 9 月 10 日至 14 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此次展会与国务院近期以 “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为主题的第十五次专题学习形成呼应,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复杂背景下,标志着中国正以服务贸易为突破口,主动培育外贸新增长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现状:规模居前仍存差距,创新发展成必然选择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前列,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提升空间。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双重需求,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置于战略优先位置,已成为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

从上半年核心数据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呈现 “出口高增、逆差收窄” 的积极态势:服务贸易出口 1.688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进口 2.1989 万亿元,增长 3.2%;逆差 5106.6 亿元,同比减少 1522.1 亿元。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此前曾指出,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存在逆差,美国是主要来源地,2023 年美国对华服务出口达 470 亿美元,其中旅游占比 43%。这一数据既体现了中国主动扩大服务进口的开放姿态,也凸显了优化服务贸易逆差结构、提升出口竞争力的紧迫性。

动能:多领域协同发力,构筑服务贸易增长矩阵

1. 服务消费升级:激活内需潜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夏杰长指出,“服务消费正成为中国居民消费的新亮点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今年一季度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 5.4%,占全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 43.4%;文娱、旅游等领域消费热度攀升,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达 244 亿元,同比增长约 48%,内需市场的持续升级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 数字技术赋能:重塑产业形态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傅晋华表示。一季度,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1.6%,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增长 8.2%;依托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与全球领先的算力规模,大模型在工业领域加速落地,推动 “人工智能 +” 创新突破,目前已建成 3 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覆盖 80% 以上制造业大类,数字技术正深度重塑服务贸易的业态与模式。

3. 绿色转型提速:开拓新兴赛道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周冯琦强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服务贸易拓展了新空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318.2 万辆和 307.5 万辆,光伏电池产量同比增长 18.5%;绿色低碳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 43.9%,绿色服务与绿色产品协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4. 制造业升级:夯实产业支撑

经济学家盛朝迅指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成效显著”。一季度,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9.7%;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智能设备需求爆发式增长,技术改造投资增长 7.2%;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高端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5%,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劲产业支撑。

5. 区域合作深化:拓展外部空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分析,“中国外贸发展呈现较强韧性”。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 10.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进出口增长 2.2%,占比达 51.1%,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支柱。同时,企业 “走出去” 成效显著,在东南亚、中亚和非洲等市场的布局持续深化,为服务贸易国际化拓展了广阔空间。

6. 乡村产业升级:挖掘潜在价值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琳认为,“发展乡村富民产业能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一季度,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 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4.9%;生态养殖与观光旅游融合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不仅拓展了农业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更推动了农民增收与城乡要素整合,为服务贸易培育了新的增长点。(赵彦)

本文為商務新聞網原創文章。 發佈者: 赵彦, 轉載請注明出處。
赵彦的头像赵彦
上一篇 2025-08-28 09:28
下一篇 2025-08-29 07: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