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校被指与内地机构合办课程引争议 教育局介入调查并强调合规办学

商务新闻网讯8月12日电  继香港私立学校崇正中学被曝违规与深圳补习社合办 DSE 课程后,近期多起香港学校涉嫌与内地升学机构合作办学的争议接连浮现。这些合作宣称可帮助学生以香港本地生身份升学,引发社会对办学合规性及招生公平性的关注。香港教育局表示高度重视相关情况,已采取果断措施介入处理,确保在港学生的学习及升学权益不受影响,相关涉事学校亦纷纷发声明澄清争议。

多起合作争议:“深港联读”“学籍绑定” 引质疑

近期争议中,多内地机构宣称与香港学校开展合作项目。其中,“瀚海国际教育” 在社交平台公布与香港一诺中学的 “深港联读模式”,称学生前期在深圳就读,最后 1 至 2 年来港修读,以满足香港教育局关于本地生身份的政策要求。

对此,一诺中学校长回应称,“瀚海” 确为合作机构,但宣传内容存在误导。该校强调,在深圳招收的学生须为香港居民或 “高才通” 受养人,课程设计为深圳校区就读 1 年后赴港修读 2 年,以符合教育局规定,并称 “完全不违规”。不过,该校一名男学生被指可能持有 “深港双重学籍”,进一步引发争议。

针对一诺中学的情况,香港教育局明确表示,因该校管理及财政状况未达标准,已于 7 月 28 日通知其拒绝注册申请,该校临时注册资格将于 9 月 30 日届满后不予延续。

此外,网传上海常青藤学校与香港观塘直资中学慕光英文书院合办 DSE 课程,声称慕光提供香港中学学籍,常青藤负责课外补习、升学指导等,目标群体为 2026 年入读中五、中六的港籍学生,主打 “长三角家庭”。

慕光英文书院随即在官网发声明澄清:上海常青藤学校为友好姊妹校,过去曾合法在沪开办 DSE 课程,学生以自修生身份参考;网传 2026 年招生简章由第三方机构未经授权发布,已要求删除,并重申学校事务严格遵守香港《教育条例》及相关法规。

另一争议涉及内地教育咨询机构新东方前途香港教育,其称与香港明爱圣若瑟中学推出 “紫荆扬帆” 计划,提供两年制 DSE 理科寄宿课程。明爱圣若瑟中学迅速声明,从未授权该机构合作办学或招生,收生坚持评估及面试流程,不设机构推荐优先权,严格遵守香港教育法规。新东方前途香港教育亦改口称,仅负责推荐学生,不参与招生及授课,与该校无联合办学关系。

政策背景与监管回应:本地生身份门槛引发连锁反应

此次争议与香港本地生升学政策调整密切相关。香港早前宣布,2028 至 2029 学年起,内地人才子女需居港两年方可以本地生身份入读香港高校,业界曾预判此举可能引发香港中学插班潮。

针对集中出现的合作争议,香港教育局重申,除非获批准,任何学校不得与第三方机构协作在校内开办课程,呼吁教育机构切勿违规,同时提醒家长及学生勿轻信未经核实的宣传信息。

教育界观点:合作需合规 警惕 “造假” 与 “外判招生”

香港教联会副会长、立法会议员邓飞认为,港校与内地机构合办课程本身并非问题,私立或资助学校均可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展课外活动及选修课程,但需关注三大要点:内地合作机构是否在港注册、课程是否由机构代聘教师及招生、是否涉及额外收费(若有需呈报教育局)。他特别指出,若机构未在港合法注册,家长可能面临金钱纠纷追责难风险。

邓飞还提到,香港教育局要求获政府资助的学校保障招生公平,不可预先保留学位,插班须经考试;当前多起合作宣称未见学校官方信息,不排除内地机构存在造假可能。他建议教育局推出明确指引,帮助家长辨别课程真伪。

立法会议员朱国强则强调,学校不应将招生外判予中介,以免助长投机风气,期待教育局进一步细化监管要求,规范学校运作。(李彬彬)

本文為商務新聞網原創文章。 發佈者: 赵彦, 轉載請注明出處。
赵彦的头像赵彦
上一篇 2025-08-11 17:21
下一篇 2025-08-12 12: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