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市长凌晨暗访治污:“铁腕”之下见生态担当

商务新闻时评 □ 李彬彬

凌晨时分,整座城市陷入沉睡,山西阳泉市市长鞠振的身影已出现在矿区工地、互通立交和散煤堆场。

9月12日凌晨,他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督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针对发现的裸露地面、道路扬尘等问题,他当场责令停工整改,以“动真碰硬”的姿态,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山西阳泉市长凌晨暗访治污:“铁腕”之下见生态担当

山西阳泉市市长鞠振 资料图

这场深夜督查并非一次普通的执法检查,而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地方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与担当。

“四不两直”的暗访方式,是破除形式主义督查的关键举措。与提前打招呼、精心布置“盆景”的常规检查不同,凌晨突击督查能够直击问题的核心。

从矿区工地的无苫盖作业,到散煤堆场群众反映的问题,这些在“明察”中可能被掩盖的问题,在“暗访”中暴露无遗。

市长亲自带队夜查,既传递出“环境治理无死角、监管督查不松懈”的强烈信号,也为各级职能部门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榜样。

当城管、生态环境、交警等部门在督查中被要求“强化协同配合”“保持高压态势”时,本质上是对治理体系进行一次精准“诊断”——只有打破部门壁垒,形成监管合力,才能让污染企业无处遁形,让整改要求切实落实。

此次督查的背后,是阳泉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坚实基础。

今年上半年,该市优良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8天,优良天数比例达71.8%,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9.1%,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程度中排名第4。这份优异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

自鞠振市长今年2月当选以来,多次以“四不两直”的方式督查生态环保工作,始终贯穿“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落在平常”的治理理念。从“降尘、治企、控煤、管车、应对”的精准施策,到“立行立改、标本兼治”的整改要求,阳泉市正以“久久为功”的毅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从“被动整改”向“主动攻坚”转变。

生态环境治理,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市长凌晨暗访的“铁腕”措施,固然能在短期内形成震慑,但要实现“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更需要制度层面的长效保障。

阳泉市提出的“全市一盘棋”思想,正是构建长效机制的核心——压实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让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管理,才能避免问题反弹。

正如鞠振市长所强调的,要“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这意味着治理工作不能仅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面,而要向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升级。例如,对建筑工地落实“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要求,需要借助技防手段实现实时监控;对过境车辆的扬尘管控,需要人防与物防结合形成闭环管理。

当前,全国各地正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阳泉市市长凌晨暗访的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生态环保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里子工程”;不是“一时之策”,而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计”。

当更多地方政府像阳泉一样,以“国之大者”的站位、“动真碰硬”的态度、“精准务实”的举措,将生态环境保护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我们就能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阳泉的深夜督查,是一声催人奋进的号角,更是一份掷地有声的承诺——唯有坚守生态底线,方能守护民生幸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本文為商務新聞網原創文章。 發佈者: 赵彦, 轉載請注明出處。
赵彦的头像赵彦
上一篇 20小时前
下一篇 2025-04-25 19: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