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新闻网 在开发区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高效的宣传与推广是提升开发区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关键要素。通过精准、多元且持续的宣传活动,不仅能够展现开发区的发展成果与独特优势,还能吸引更多优质资源、企业和人才入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下将从打造特色宣传内容、拓展多元宣传渠道、强化宣传效果评估等方面,探讨开发区应如何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

山西在厦门招商推介会(资料图)
精心打造特色宣传内容,充分彰显开发区核心优势
聚焦产业发展亮点:深入挖掘开发区在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精心策划一系列宣传内容。针对已形成规模的优势产业,如汽车零部件、数字经济等,运用数据对比、案例分析等手段,全面展现其在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和巨大发展潜力。例如,详细介绍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企业数量、年产值及核心技术等,有力凸显“产业高地”的形象。同时,及时宣传开发区在培育未来产业方面的举措与进展,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投入、重点项目落地情况,充分体现开发区的前瞻性和创新能力,以吸引相关企业关注。
讲述营商环境故事:以企业的真实体验为切入点,生动展现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做法和显著成效。通过采访企业负责人,收集他们在项目落地、生产经营过程中享受到的便利服务,如“项目专员制”带来的高效审批、“企业服务平台”解决的实际问题等,用鲜活案例充分诠释“服务型开发区”的理念。此外,大力宣传开发区在政策支持、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如税收优惠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等,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
展现区域人文魅力:除产业和营商环境外,开发区的人文环境、生态建设等也是吸引资源的重要因素。宣传开发区的城市规划、绿化景观、文化活动等,如举办的产业论坛、文化节、体育赛事等,全面呈现开发区宜居宜业的良好氛围。同时,介绍开发区的人才政策和生活配套设施,如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着重突出对人才的吸引力,为开发区汇聚丰富的智力资源。
拓展多元宣传渠道,拓宽宣传覆盖范围
利用传统媒体深耕本地市场:与电视台、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设专栏或专题节目,定期发布开发区的新闻动态、政策解读、企业风采等内容。例如,在电视台制作“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纪实”系列报道,在报纸上推出“开发区营商环境优化”专栏,让本地群众和企业深入了解开发区的发展状况,增强其对开发区的认同感。
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触达受众: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迅速、覆盖广泛、互动性强的优势,打造开发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定期发布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如项目签约仪式直播、企业生产场景短视频、政策解读图文等,吸引网民关注。同时,积极与主流媒体新媒体账号、行业大V等合作,扩大宣传影响力,提升开发区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
参与各类展会活动主动发声:组织开发区企业和招商团队参加国内外知名的产业展会、招商推介会等活动,搭建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在展会上设置特色展位,通过展板、宣传片、产品展示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开发区的产业优势、投资环境和发展机遇。举办专场招商推介会,邀请潜在投资者、合作伙伴参加,详细介绍开发区的合作项目和优惠政策,推动项目对接和合作签约。
强化宣传效果评估,优化宣传推广策略
建立量化评估指标体系:设定宣传效果评估的关键指标,如媒体报道数量、新媒体平台粉丝增长量、阅读量、转发量、项目咨询量、签约项目数量等。定期对这些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以客观评估宣传推广工作的成效。例如,每月统计各媒体对开发区的报道篇数,每季度分析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数据,每年核算通过宣传吸引的签约项目投资额等,为宣传策略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开展受众反馈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企业、投资者、群众等不同受众对开发区宣传内容和方式的意见与建议。了解他们对开发区的认知程度、关注点和需求,掌握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例如,向入驻企业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到开发区的,对宣传内容有哪些改进建议;与潜在投资者进行座谈,询问他们对开发区宣传信息的需求点等。
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策略:根据宣传效果评估数据和受众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宣传内容和渠道。对于效果良好的宣传内容和渠道,加大投入与推广力度;对于效果不佳的,分析原因并进行优化或更换。例如,如果发现短视频形式的宣传内容在抖音平台上受欢迎,就增加短视频的制作数量和发布频率;如果某类展会的招商效果不明显,就考虑调整参与的展会类型或优化展会宣传方式。
开发区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打造特色宣传内容、拓展多元宣传渠道、强化宣传效果评估,能够不断提升开发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集聚,为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工作中,开发区应持续创新宣传理念和方式,使宣传推广工作与开发区的发展节奏相契合,助力开发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香港招商集团 李建斌
本文来自商务新闻网,转载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商務新聞網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