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新闻网8月8日讯 “广漂”“深漂” 早已不新鲜,而跨境养老正成为香港长者的新选择。香港工联会副会⻓、工联会大湾区社会服务社总干事曾志文透露,2023 年相关问卷调查显示,超八成香港长者有意愿到湾区内地城市养老。

北上养老: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曾志文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位香港长者在本地养老院需穿约束衣,行动受限。通过广东院舍计划到内地后,因院舍活动空间大、人手充足,每天有康复训练,不到一年便能自由行走,还能与其他长者打麻将。他感慨:“若还在香港,恐怕要在床上度过余生。”
在深圳一家参与广东院舍计划的院舍,一名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长者状态良好。院方看护称,其居住一年来情况明显改善,尤其是精神状态。曾志文表示,广东院舍在环境和人力资源配套上,能切实提升香港长者的生活质量。
医疗保障:破解跨境养老痛点
尽管意愿强烈,但实际北上养老的香港长者占比不高。据统计,2024 年年中定居广东省的 65 岁及以上香港长者约 9.96 万人,仅占香港 170 万长者人口的 6% 左右。曾志文指出,医疗是长者及其家属最关注的问题。
为破解此难题,香港长者医疗券使用范围已扩大至大湾区全部 9 个内地城市。目前,合资格长者每年可获 2000 港元医疗券,累积上限 8000 港元。2024 年《施政报告》也优化广东院舍计划,特区政府将分担参与者部分当地医疗费。
不过,两地就诊流程存在差异。香港多由家庭医生转诊后按序就诊,内地则需患者自行判断科室挂号。但内地医院就诊等待时间短,一般当天或隔天即可就诊,远短于香港公立专科门诊以年计的轮候时间。
工联会及湾区社为港籍长者提供陪诊服务,并制作图文并茂的挂号指南,助其适应内地就医。不少参与计划的院舍采用 “医养结合” 模式,内设二级医疗机构,提供急救和复康治疗。
体验先行:考察团助力消除顾虑
未知感是部分长者未践行跨境养老的原因之一。为此,湾区社等工联会机构常组织内地院舍考察团,让长者实地体验,在院舍住宿、就餐,亲身感受内地养老环境,以消除顾虑。(赵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