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新闻网讯 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革命加速演进,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核心力量。面对国际科技竞争新形势,中国以战略视野布局AI全要素功能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技术突破、产业应用与生态构建上取得显著进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战略引领: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路径
习近平主席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强调以颠覆性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自1979年AI研究正式起步,中国AI发展历经技术积累、政策扶持到产业化跨越。2018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AI对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2023年被业界称为“AI时代元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33万亿元(较1991年增长233倍),AI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企业数量超4500家,覆盖芯片、算法、数据等全产业链环节。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专利申请量占全球38.58%(截至2025年4月达157万件),稳居全球首位。
技术突破:全产业链创新成果井喷
中国AI技术正从“跟跑”迈向“并跑”“领跑”。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慧数控系统全球首发,集成AI芯片与大模型,将工业母机操作精度提升30%,加工效率优化5%-10%,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升级。以“深度求索”(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凭借成本优势、推理速度和开源生态引发全球关注。在航天领域,AI驱动微波雷达实现天舟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精准对接;农业场景中,AI动态匹配作物生长环境参数;无人矿山、智能港口等应用持续改善生产条件,展现“人工智能+”的乘数效应。
生态构建: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协同
中国已形成“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完整产业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培育400余家AI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场需求预计2030年达5.6万亿元,2024-2030年总投资将超10万亿元。香港凭借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成为AI应用高地:75%受访金融机构已落地或试点生成式AI(GenA.I.)应用,使用率达38%(全球平均26%)。特区政府发布专项政策,推动AI在智能投顾、风险管控等场景的深度应用,助力国家金融科技发展。
未来展望:系统协同催生“涌现”效应
中国AI的爆发式增长,本质是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涌现”结果——政策引导、资本投入、市场需求与人才储备形成协同效应。随着算力基础设施迭代、数据要素市场完善、伦理治理框架健全,AI将更深度赋能千行百业。从微米级工业控制到千万级参数大模型,从实验室创新到产业化落地,中国正以全要素功能平台建设为抓手,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塑造战略主动,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方案。(彬彬)